更多
更多
Search
更多
更多
更多
English
|
中文
导航菜单
更多
首页
关于我们
本会介绍
主席致辞
重要题词
辉煌历程
组织结构
执行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
理事会介绍
联谊会介绍
申请入会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商务活动
美中交流活动
美中论坛
品牌与项目
已举办活动
即将举办活动
每月简报
重要影像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培训招聘
首页
> 中国诗歌评论界领军人物李黎夏洛特“开讲啦”(转载)
新闻动态
MORE >>
最新动态
(716)
品牌与项目
(96)
已举办活动
(27)
即将举办活动
(2)
每周朗诵
(19)
每周诗歌
(30)
出版图书
(0)
每周诗人
(17)
每月简报
(166)
商务活动
(158)
美中交流活动
(28)
美中论坛
(34)
文章正文
更多
中国诗歌评论界领军人物李黎夏洛特“开讲啦”(转载)
日期:2019-08-21 13:58:08 大小:【
大
】【
中
】【
小
】
Summary:
夏洛特记者陈旭
千古诗韵 九霄情怀
中国诗歌评论界领军人物李黎夏洛特“开讲啦”
夏洛特华人们开过不计其数的各种类型讲座的地方 --- 夏洛特亚洲图书馆大厅,似乎第一次有这样的震撼力和凝聚力。
8月17号下午响亮着一个富有磁性、充满魅力、抑扬顿挫的声音,他背诵毛泽东的沁园春,他吟咏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他朗诵自己的诗作《水调歌头 跨越太平洋》,他的雅颂能如此令人陶醉,他的境界能如此让听众神迷,因为他,不只是个朗诵者,而且是诗歌美学家、诗歌评论家,同时是当今海内外著名的大型诗歌音乐舞蹈史诗“诗韵中华”的总创意、总撰稿、总编导。
他就是当代著名诗论家、诗人、中美基金会创会主席、世界华语诗歌联盟创始人,李黎先生。
受夏洛特华美协会及李黎老师人大校友唐贞洁的邀请,参加德勒姆150年城庆的李黎先生专程赶到夏洛特与当地华人座谈。
我们先看看他“诗歌美学”道路的“履历表”。
1978年,正在内蒙古大草原当知青创业队长的李黎,以赤峰市与阿鲁科尔沁地区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第一届校学生会文化部副部长。
期间,拜李泽厚、宗白华、卞之琳、谢冕,等等知名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学者为师。
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任教于北大中文系,主授诗歌美学,是北大百年校史上首位讲授诗歌美学的学者。
其间先后出版《诗与美》(由美学大师李泽厚作序)、《中国当代诗歌的审美特征》、《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赏析》等著作。
其中他的《诗是什么》一书,被业界专家评价为"代表了中国当代诗学研究的最高成果",中、英文两个不同版本同时参加2015年5月底纽约国际图书展,并举办首发式(此书已被大英图书馆等多家著名图书馆收藏)。
1986年9月,作为特别学生被美国杜克大学破格(免托福与GRE,多年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国际著名文化理论大师、后现代主义理论领袖,杜克文学系主任F·杰姆逊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同时,任该校国际学者与学生协会主席;
其间在海外与港台发表多篇重要论文,为介绍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诗与美(1)何谓诗的定义:
李黎说,“诗即是语言又超越语言。
“诗家盛处不在文字,不离文字;
诗是不按常理的出牌的文字。
比如说”春江花月夜“,五个字,五幅画面,五种境界,此次之间却并无逻辑关联。
即使在AI技术颠覆世界,机器翻译可到达90%准确度的今天甚或每天,它对诗的翻译完全束手无策。
特点:
诗的重要特点在于有“意象“,一个字也可以成诗,比如当年北岛的一字诗,题为”生活“的诗,内容却只有一个字” 网“,但也是有意象的,体现了生活之网的无处不在,给读者留下大片想象空白。
益处:
诗歌是一种亚宗教,是精神的升华与心灵的抒发。
爱诗的好处是丰富内心世界,创造人生之幸福感和心灵之归宿感 。
李黎说大家现在都谈养生,其实养生的根本是养心,诗歌就能够养心,诗可以有效改善与提升人们的心里健康,诗意人生可以使心情时刻都是美好的,所以我提出了“审美养生、审美养老“的理念。
(2)何谓美 - 诗和远方,诗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思想、情感、意念、理想、欲望等等)在具体的景象、形象、影象、印象、乃至气象之中,得到升华与享受,这就是美与审美。
李黎老师还用通俗的解释给夏洛特的华人们讲解了“美学“:
”美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多元性,从音乐舞蹈到绘画雕塑等等各种文化艺术都是如此,美与人性的关系也是如此。
“为什么我们要旅游,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是人类对多样性的追求,我们在路上欣赏的是艺术地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烙下不同的文化艺术印记),文化地理等。
李黎老师顺口捻来的唐诗宋词,讲述它们带给人们的丰富联想和遐想,让大家惊叹那“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中国人的审美观真是非常高明。
”
(二)承先人风骨,写今世人生- 美中基金会 诗歌· 美学贴近人性,艺术文化没有国界,李黎说,“无论中美政经关系如何,两国民间的亲情却一直是水静流深。
”李黎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1992年他与其他美中两国知名人士共同创立美中基金会。
基金会会员美国人过半,主办了数十项中美之间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接待过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前国务卿基辛格、万斯、前驻华大使、参议员尚慕杰、美国前贸易代表卡罗琳·巴舍夫斯基等等重要人物和美国著名政要与外交家。
基金会聚集众多重磅人物,名誉会长、总顾问曾是已故中国知名外交家、中国首任驻美国大使柴泽民,此外,中国前驻联合国大使秦华孙、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金永健、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副部长田鹤年、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张毅君等都是该会的正式顾问。
甚至连北卡德勒姆的市长威廉 贝尔也是该会会员, 曾经多次应邀去中国为基金会做专题演讲。
李黎介绍说,“毕业于杜克大学,北卡可谓我的第二故乡,所以基金会的总部初始是设立在罗利的,后迁到纽约。
”基金会创立了中美两国艺术家联手的“纽约音乐之夜” ,“仲夏夜之梦艺术晚会” "万里共婵娟"、"歌声琴韵"、"盛世中国书画精品典藏"、"爱,在同一个星球","诗歌中国"等一系列声誉卓著的文化交流品牌。
(三)诗与美的牵手- 《诗韵中华》以诗歌复兴带动文化复兴。
近年来李黎先生与其团队推出"诗歌中国"与"诗韵中华"等创意,并于2014年正式创立"世界华语诗歌联盟",2015年秋在江南诗歌名城镇江成功举办首届 ”世界华语诗歌大会“,44个国家近千人参加了盛大的开幕式,并在大会上首次公演《诗韵中华》。
《诗韵中华》是由李黎先生总创意、总策划、总撰稿、总监制的首部令人惊艳的大型原创诗歌音乐舞蹈史诗。
《诗韵中华》运用朗诵、吟颂、器乐、声乐、舞蹈、书法、绘画等经典的中国文化艺术元素,美轮美奂地表现了中华诗歌文化的历程,成功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念。
李黎介绍说,“《诗韵中华》整台节目没有主持人,完全是中国诗歌与其他艺术的水乳交融,回归心灵的家园,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最高的境界。
“从李黎老师介绍《诗韵中华》的热情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要把美好的诗歌传承下去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诗韵中华》从中国的北国到江南,到华南到海南,从大上海到大东北、到改革开放的重镇深圳特区,到内蒙古大草原十一场巡演,到美国的洛杉矶到旧金山,已经留下40多个震撼足迹。
夏洛特的华人们也已经开始翘首以待它能走到北卡,让中国的诗韵文化美傲然在美国南方绽放。
李黎老师在中外诗歌文化等各领域都博大精深,他从现实尤其是在美华人的现状出发,深入浅出地给大家讲解了后现代主义等大家常听说但未必真正了解的内容, 并与在座各位互动中有关目前中国诗坛的状态,“通过互联网,全球各地真是诗人辈出” ; 甚至听众提到的有关最近李嘉诚黄台之瓜等话题,李老师既出口成章又和蔼亲切,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李老师的诗歌与人文之路深受文学理论家父亲的影响,同时和“当年我们的语文老师都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才生“的引领;
大家还不无惊奇地得知,李黎老师小时候还学过芭蕾,并被专业芭蕾舞团少年班录取,”我当时热爱到欲罢不能“,好在我还有游泳、乒乓球等广泛兴趣,家人劝我最后我放弃了芭蕾。
也许《诗韵中华》中醉人的音乐与舞蹈,在用旋律与肢体语言解读的他所热爱的诗歌,也同时圆了他多年的梦想~这些梦想正是他人生的审美理想。
Download the attachment: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Tag:
更多
脚注栏目
更多
|
关于我们
|
加入本会
|
联系方式
|
更多
Copyright 2013-2014 © 美中基金会 版权所有 ICP辽ICP备05010458号